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印度、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等59个国家的气候变化信用评级可能会被下调

印度、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等59个国家的气候变化信用评级可能会被下调

风险预警
2023-08-10

Industry Leaders Magazine网站2023年8月7日报道,印度、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气候变化信用评级可能会被下调。

所谓的 RCP 8.5排放量持续上升情景导致59个主权国家的评级下调。

[RCP 8.5是一种气候变化情景,表示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高。RCP代表“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表示代表性浓度路径。数字8.5表示大气中CO2相当于前工业化水平4.5倍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不受限制,继续以快速增长的速度增加。

RCP 8.5主要基于高碳排放的经济增长和能源使用的情景,假设全球能源使用至少在本世纪中叶继续依赖化石燃料,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RCP 8.5情景,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上升4°C以上,这将导致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干旱和洪水等。

RCP 8.5是气候变化研究中使用的一种情景,用于模拟和预测可能的气候变化效应,帮助制定政策和应对措施。然而,RCP 8.5情景并不代表未来的确定发展路径,而是一种可能性,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和政策来影响和改变未来的排放量。]

许多国家的气候变化信用评级下调。根据一项研究,主权国家面临降级风险。根据一项模拟气候变化对当前主权信用评级的经济影响的研究,如果全球不能遏制导致气候变化的碳排放,将导致 59 个国家在未来十年内偿债成本上升。

气候变化信用评级

周一发表在《管理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信用评级下调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美国和加拿大,在气候变化信用评级体系下,这些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将下降两个等级,因此他们可能会付出更高的成本。

研究人员帕特里西亚·克鲁萨克(Patrycja Klusak)在谈到这项由东英吉利大学(UEA)和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时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推迟绿色投资将增加国家的借贷成本,这将转化为更高的企业债务成本。"

债务成本上升只是气候变化对整体经济造成损害的一个额外方面,气候变化已经导致许多国家的气候变化信用评级下降。保险巨头安联估计,最近的热浪已经使今年的全球产出减少了 0.6%。

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虽然评级机构承认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的脆弱性,但由于对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存在不确定性,迄今为止,他们在评级工作中对量化这些风险一直持谨慎态度。

UEA/Cambridge的研究在标普全球现有评级的基础上训练了人工智能模型,然后将其与气候经济模型和标普自身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相结合,为各种气候情景创建了新的评级。

[UEA/Cambridge:东英吉利大学/剑桥大学]

在所谓的 RCP 8.5排放量持续上升的情景下,59 个主权国家的评级被下调。相比之下,在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 COVID-19 大流行的动荡时期,有 48 个主权国家的评级被下调。

如果地球能够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将气温升幅控制在 2 摄氏度以内,那么主权信用评级将在短期内不受影响,长期影响有限。

该模型发现,如果在最坏的情况下,高排放量一直持续到本世纪末,则会导致全球偿债成本上升,以目前的货币计算将高达数千亿美元。

气候变化信用等级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受到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最为严重,而气候变化信用等级最高的国家则可能面临更严重的降级,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降级幅度最大。

Klusak在接受采访时说:"(气候变化)没有赢家。"

气候风险影响银行业

这一研究结果是在全球监管机构试图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会对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多大损害的背景下得出的。气候变化风险也会影响银行业吗?欧洲中央银行去年的一份文件敦促进一步明确如何将这些风险纳入信用评级。

主权信用评级

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S&P Global Ratings)公布了其信用评级中使用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其中包括气候变化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相关成本。该公司拒绝对UEA/Cambridge的研究发表评论。

惠誉评级指出,其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性评分 "系统将环境影响风险等因素作为评估内容之一。

"我们将继续在分析中权衡这些因素,并将经常发布相关研究和评论。"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