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工厂倒闭

Financial Express网站2023年8月25日报道(作者MONIRA MUNNI),孟加拉国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工厂倒闭。
业内人士称,孟加拉国有十多家为本地和国际市场生产商品的工业企业,因货币贬值和全球需求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关闭。
除了这两个普遍问题外,全球需求低迷引发的金融危机、高昂的生产成本和复杂的银行业务,也是导致工厂自 2023 年初开始关闭的原因。
有消息称,这些工厂大多是中小型工厂。据出口商称,由于货币汇率差距造成的损失,很多出口货物的工厂无法生存。
根据工业监管数据,自本日历年 1 月至 8 月中旬,其管辖范围内约有 313 家工厂倒闭。
在关闭的单位中,60 家是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BGMEA)的成员,16 家是孟加拉国针织品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BKMEA)的成员,9 家是在孟加拉国纺织厂协会(BTMA)注册的纺织厂,5 家是孟加拉国出口加工区管理局(BEPZA)的成员。
根据官方统计,其余 223 家为非 RMG 单位,大多为家庭手工业。
[RMG: ready-made garment;成衣,是指事先制作好的服装,不需要定制或裁剪,可以直接被消费者穿着。成衣通常以标准尺寸和款式生产,以便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相对于定制服装而言,更加便捷和经济。]
数据显示,这些单位雇用了约 44 500 名工人,而 60 家 BGMEA 会员则雇用了 16 943 名工人。共有 223 家非 RMG 单位雇用了 16 173 名工人。
然而,数据显示,为了挽救这种局面,在此期间新建了 114 家工厂,为大约 12 500 名工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工业监管数据还显示,约有 9 600 名工人在 60 家工厂重新就业,其中包括 22 家纺织和成衣(RMG)工厂,这些工厂可以通过克服逆风重新开业。
BGMEA 副主席 Md Shahidullah Azim 在被问及这些困境时说,大多数工厂都因缺少工作订单而关闭。
他称,"一些企业因劳工骚乱而停产,原因是他们未能及时支付工资,因为信用证(LC)开立时间长达 180 天,各自银行不合作导致付款延迟。"
BKMEA 执行主席Mohammad Hatem将大部分困难归咎于当地货币塔卡与美元之间巨大的汇率差距。由于汇率差距造成的经济损失,小企业无法生存。
他援引中央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超过 14% 的制衣厂拖欠银行贷款。
他还说,今年约有 100 名 BKMEA 会员没有续约。他说,去年这个数字是 800,并补充说他们现在不做生意了。
BTMA 主席 Mohammad Ali Khokon 说:"我无法说出具体数字,但有一些纺织厂没有开工,主要原因是天然气供应短缺。"
"有些人因为无法开立信用证和进口原材料而关门大吉,"该协会负责人继续讲述那些陷入困境的人的辛酸故事。
他还提到全球经济危机吞噬了出口目的地对服装的需求。
一些磨坊主还声称,去年开斋节后,由于天然气短缺、美元危机和无法进口原材料,磨坊没有重新开工,而他们的产品价格却一落千丈。
孟加拉国皮革制品和鞋类制造商及出口商协会(LFMEAB)前主席Saiful Islam,在被问及他的看法时,承认去年皮革行业也有一些工厂关闭。
大都会工商会(MCCI)主席 Islam 先生说:"全球市场对皮革制品的需求和价格都在下降,导致利润率下降。"
据孟加拉国黄麻业协会(BJMA)称,其中一些黄麻厂也没有全面运营,而是部分运营,因为他们向银行抵押贷款。
黄麻业协会秘书长Abdul Barik Khan说:"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黄麻业也一直在努力维持经营。"
他声称,由于 "官僚主义的纠缠",多元化黄麻商品出口商无法获得 20% 的现金奖励,而磨坊主却因金融危机而无法购买黄麻。
根据官方数据,虽然上一财政年度成衣行业保持了 10%以上的增长,但黄麻和皮革行业却分别出现了 1.74%和 19%的负增长。
在该国 555.5 亿美元的出口总收入中,服装业独占 469.9 亿美元。
上一财政年度,皮革和皮革制品的销售额为 12.2 亿美元,黄麻和黄麻制品的销售额为 9.12 亿美元。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