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中东和北非的债务风暴:埃及和突尼斯是下一个黎巴嫩吗?

中东和北非的债务风暴:埃及和突尼斯是下一个黎巴嫩吗?

风险预警
2023-09-25

New Ara网站2023 年 9 月 15 日网站文章(作者Tamara Himani):中东和北非的债务风暴:埃及和突尼斯是下一个黎巴嫩吗?


解说:随着债务负担的增加,埃及和突尼斯是今年几个中东和北非国家中,最有可能面临经济灾难的国家,因为它们在努力追赶付款进度--面临违约或崩溃的风险。


中东地区可能正在酝酿一场重大的债务危机,有可能出现自 2019 年黎巴嫩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从未有过的系统性违约和经济崩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彭博社的经济学家本月分别得出结论,认为埃及、突尼斯、约旦和巴林是极度脆弱的国家,可能会拖欠主权债务,对其经济和人口造成潜在的灾难性影响。


彭博社本月对 60 个新兴市场的主权债务脆弱性进行了定期排名,四个中东国家名列前茅:埃及(第 2 位)、突尼斯(第 4 位)、巴林(第 11 位)和约旦(第 13 位)。埃及的脆弱性评估结果仅次于饱受战争蹂躏的乌克兰。


 

9 月早些时候,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对埃及、突尼斯和约旦的债务危机风险发出了警告,并指出黎巴嫩在 2020 年违约后值得警惕。报告敦促各国迅速采取行动,并强调这三个国家的债务水平过高,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 80%,难以为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补充说,这些国家的经济水平极易受到未来利率上调的影响,因为外国贷款人要与高通胀作斗争。报告警告说,在这些国家努力确保融资和缩减巨额预算赤字的同时,如果深化紧缩开支,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也可能带来政治动荡。


如何评估脆弱性?


主权债务脆弱性表明这些国家可能会拖欠贷款人债务的风险。根据彭博社的研究,按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计算,埃及为 93%,突尼斯为 80%,巴林为 125%,约旦为 88%。数据将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政府债券收益率(投资者的年回报率--收益率越高,违约风险越大)以及利息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结合起来,对这些国家进行了排名。


虽然排名在研究过程中有所变化,但埃及和突尼斯自去年以来一直保持在前五名。埃及是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被认为 "大到不能倒",而突尼斯则作为 "阿拉伯之春 "的发源地而日益受到重视。


为什么现在会这样?


近年来,这些重要的阿拉伯国家一直在与严重的经济危机作斗争,COVID-19 大流行病以及由此造成的旅游收入和投资者信心的损失加剧了经济危机。疫情封锁后,西方经济体在重新开业时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迫使其中央银行将利率提高到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水平。因此,投资于新兴市场的外国资本开始回流西方,以寻求更高的收益--2022 年,投资者从埃及债务市场撤资约 200 亿美元。


去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燃料和小麦供应链严重中断,推动了价格上涨,而全球信贷市场收紧导致利率上升以应对全球通胀。埃及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大部分小麦来自乌克兰,而上述国家则严重依赖易受冲击的旅游业收入。


在通货膨胀和利率上调的背景下,偿债成本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经济。埃及的货币通胀率高达 39.7%,突尼斯的外汇储备不断减少,6 月份仅相当于 91 天的进口额。


根据信用评级机构惠誉(Fitch)的数据,预计到 2024 年,埃及仅利息支出就将占政府收入的 50%以上。虽然这些国家近期出现违约的可能性很低,但在该地区并非没有先例;黎巴嫩在 2020 年首次出现债务违约。虽然埃及在去年 12 月获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助协议,但突尼斯尚未这样做,民粹主义总统凯斯·赛义德(Kais Saied)将提供的条件斥之为 "外国颐指气使"。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救助很难让国内利益相关者接受,因为他们往往要求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包括国有资产私有化和降低公共部门工资,以及进一步货币贬值和提高中央银行利率。国家垄断、公共部门规模过大和私营部门被扼杀,有时被统称为 "裙带资本主义",往往被归咎于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


矛头直指 2013 年通过政变夺取政权的埃及军方或突尼斯全国工会,后者的支持对赛义德日益独裁的总统职位至关重要。据说这两个选区都拥有不成比例的经济影响力。然而批评者反驳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前的紧缩协议(如 2016 年签署的协议)只是通过增加税收、削减国家补贴、服务和公共部门就业来加剧贫困程度,导致经济和政治更加不安全。


今年早些时候,埃及政府宣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出售 20 亿美元的国有资产。尽管海湾国家去年对埃及的经济进行了救助,但再次获得海湾国家无条件救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据估计,埃及约有 60%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突尼斯,尽管欧盟为控制移民外流提供了资金,但由于缺乏类似的地缘政治地位,这个北非国家的外汇来源更少了。面包、大米、糖和其他基本食品的短缺日益严重。赛义德的选择是: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条件和紧缩政策可能带来的政治动荡,还是继续目前的螺旋式下降信用评级、加重偿债负担和财政压力,直至违约或崩溃。


全球面临这种债务困境的风险微乎其微。然而,由于明年计划偿还大笔债务,经济危机的恶化可能会加剧政治紧张局势,将骚乱蔓延到邻国,或引发另一波横跨地中海的移民潮。虽然两国政府都不急于放松对财政的控制,但要缓解迄今为止的借贷、赤字和危机的无奈循环,似乎别无他法。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