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停滞仍是风险所在

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停滞仍是风险所在

风险预警
2024-06-21

Hotel News Resource网站2024年6月12日文章: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停滞仍是风险所在。

  


  • 2024 年主要经济体趋于稳定,但仍面临持续挑战 

  • 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稳步增长,预计表现将优于主要经济体 

  • 美国和欧元区的通胀率有望重返 2% 的目标水平 

  • 新的价格压力凸显了全球通胀的持续风险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专家表示,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在 2024 年仍将面临持续挑战。


欧睿国际经济研究主管 Lan Ha 表示,全球短期经济前景继续改善私营部门的信心。


预计 2024 年全球实际 GDP 增长率将达到 2.9%,略低于 2023 年的 3.1%,仍低于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高利率的滞后效应,以及企业和消费者成本持续高企,但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风险仍然很高。 


哈(Ha)说:"我预计随着 2024 年晚些时候通胀的进一步缓解和货币政策的放松,经济状况将逐步正常化。这将支持稳定的增长势头持续到2025年,届时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3.1%。" 


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金融障碍 


哈(Ha)补充道,美国经济继续打破预期,在2024年第一季度表现出韧性,这使得2024年实际GDP增长预测进一步上调至2.1%。


"持续的挑战,包括高利率、持续通胀和高消费债务,将拖累美国的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在欧元区,2024 年的实际 GDP 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 0.7% 的低水平,2025 年在通胀缓解和降息预期的影响下将增至 1.5%。" 


欧洲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尽相同,一些南部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北部国家。由于旅游业持续反弹以及受制造业低迷影响较小,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经济在2024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将高于地区平均水平以及德国和法国的增长速度。


"由于投资强劲,2024 年中国的增长预测上调至 4.7%,但挥之不去的房地产危机和低迷的私人消费将继续抑制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扩张,"Ha 说。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表现将优于发达经济体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表现预计将优于发达经济体,2024 年的实际 GDP 增长率预计为 4.0%,而发达经济体仅为 1.4%。


"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等新兴亚洲国家预计将迎来全球最快的一些增长率,这反映出它们在国内消费和吸引投资方面的持续强劲。" 


"由于国内外需求疲软、财政整顿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墨西哥和巴西在内的一些拉美主要新兴市场的增长仍将受到抑制"。


全球通胀放缓,但物价压力预示前路崎岖 


Ha 解释说,随着紧缩货币政策放缓需求和供应条件改善,2024 年全球通胀将继续下降。根据欧睿国际 2024 年第二季度的基线预测,2024 年全球消费价格通胀率预计将放缓至 6.4%,2025 年将大幅下降至 3.7%。阿根廷的恶性通货膨胀预计将在 2024 年明显加速,如果不包括阿根廷,全球通胀率将在 2024 年达到 4.5%,2025 年达到 3.0%。


"在持续和新的不利因素影响下,预计 2024 年全球通货紧缩进程将比上一年放缓,在迈向各国央行目标水平的道路上将面临坎坷。在美国,由于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和消费需求旺盛,特别是对服务业的需求,2024 年第一季度通胀率有所上升。"


"在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强势美元增加了能源、食品和其他进口商品的成本压力。2024 年 4 月,由于围绕中东冲突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能源价格也面临新的上涨压力。"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造成全球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打击 


Ha表示,尽管增长前景有所改善,但2024-2025年的全球经济前景仍面临各种下滑风险。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仍是 2024 年第二季度及以后全球通胀的主要上行风险和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2024 年 3-4 月油价上涨对消费价格回升构成威胁,这凸显了大宗商品作为全球通胀主要驱动力的作用。


欧睿国际的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情景模拟了全球经济中全球大宗商品(包括能源、食品和金属)价格长期上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实际 GDP 增长在 2024 年和 2025 年都将放缓至 2.5%。与此同时,全球通胀率将在 2024 年和 2025 年分别回升至 8.0%和 5.1%。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