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避开红海、航程减半

中国船公司似乎找到了一条解决红海问题的新途径,即通过北极航线(NSR)运输货物,北极航线允许运营商避开麻烦的红海水域,并且无需绕道好望角。
数据显示,从中国到北欧的经过北极航线航程约为13000公里,大大缩短了20000公里的苏伊士运河航线,大约是绕过好望角所需距离26000公里的一半。
7月初,两艘中国集装箱船--“Xin Xin Hai 1”号和“Xin Xin Hai 2”号分别从上海附近的太仓港和日照港启航,踏上了前往北极的新航程,旨在开辟一条更加高效的国际运输通道。
The Arctic route allows operators to avoid the troublesome waters of the Red Sea without detouring via the Cape of Good Hope.
两船选择利用俄罗斯的北海航线作为连接中国港口与欧洲目的地的捷径,此举不仅避开了诸如红海等可能存在的风险水域,还无需再绕行遥远的好望角,从而大幅度缩短了航程距离。
▲“Xin Xin Hai 2”号航线图
据悉,北极1号快线是新新航运公司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共同开辟的海铁联运线路。从国内港口始发,经北冰洋航线到达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口,再经铁路运输至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全程运输距离约1.3万公里,整体运输时间预计为20-25天。
与经过苏伊士运河的常规航线相比,北极1号快线的运输距离可缩短5000-8000公里,由于沿途挂靠的港口更少,运输时间可减少20天以上。2024年,预计将有超过20,000 TEU货物经此快线运输。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北极冰层的融化速度越来越快,北极航道开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2017年7月,中俄两国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北极航道的开发具有很大优势。北极航道的长度相对于传统的海上航行通道更为短暂,从而可以大大缩短运输时间。北极航道共有三条,包括欧亚大陆沿线的东北航道、北美大陆沿线的西北航道和穿越极点区域的中央航道。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北极航线的过境货物运输总量为212.9万吨。在2024年6月举办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中国新新航运有限公司(Newnew Shipping)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签署合作协议,计划组建一支能够常年航行于北极航道的船队,首批将建造五艘ARC7级极地集装箱船,预计首艘将在2027年投入运营,届时将实现从夏季航行到全年通航的愿景!
本文转自壹航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