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国已起诉欧盟

商务部网站8月9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答记者问。
问:据悉,中国就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能否请您介绍具体情况?
答:为维护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权益和全球绿色转型合作,8月9日,中国将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欧盟初裁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大局。我们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和电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商务部公告
当地时间7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电动汽车(BEV)进行为期九个月的反补贴调查后,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此临时关税将于2024年7月5日(今天)生效,最长持续四个月。上汽集团加征税率为37.6%,吉利为19.9%,比亚迪为17.4%;其他配合欧盟调查的车企平均加征税率为20.8%,未配合调查的车企加征税率为37.6%
相较于欧盟在6月12日披露的数据,本次确定的税率有轻微下调。
据商务部网站,商务部7月4日下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对于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方已多次表示强烈反对,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6月22日,王文涛部长与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商定基于事实和规则两大支柱,就妥善处理该案立即启动磋商。截至目前,中欧技术层面已举行多轮磋商。
何亚东指出,目前距终裁还有4个月窗口期。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现诚意,抓紧推进磋商进程,基于事实和规则,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紧随其后,两家已经出海欧洲的中国车企对此作出表态。
7月4日,蔚来汽车方面表示,蔚来密切关注并跟进欧盟反补贴调查的相关进展与措施。目前阶段,蔚来在欧洲市场将保持其在销产品的定价,并将根据关税政策的进展而评估市场策略。在欧洲,将继续服务好蔚来用户。相信适当的市场竞争对用户有益,并希望在2024年11月实施最终措施之前与欧盟达成解决方案。
小鹏汽车方面则表示,公司正在积极评估在欧洲建立本地制造能力的可行性,并采取适当措施满足市场需求,所有等待交货的当前消费者和在新关税生效前下订单的未来客户将不受任何价格上涨的影响。
德国老牌车企宝马集团也再次亮明其坚决态度。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做法完全行不通。这么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可能会损害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业务的企业。而且,加征关税还会限制对欧洲消费者的电动汽车供应,从而延缓欧洲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进程。此外,这种做法也严重破坏了欧盟一贯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
本文转自航运新视界整,其综合整理自商务部、澎湃新闻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