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瑞士再保险公司警告骚乱损失将上升

瑞士再保险公司警告骚乱损失将上升

风险预警
2024-10-18

Commercial Risk Online网站2024年10月16日文章:瑞士再保险公司警告骚乱损失将上升。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骚乱造成的 SRCC 索赔规模令许多业内人士大吃一惊。(BY Stuart Collins

 

[译注:新喀里多尼亚(法文:Nouvelle-Calédonie),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处于南太平洋,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以东约1500公里。面积:18575平方公里,人口:204000人(1998年)该地区为法国的海外属地之一。]


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呼吁保险公司更好地为罢工、骚乱和内乱(SRCC)保险建模和定价。


该再保险公司还表示,现在评论飓风海伦(Helene)和米尔顿(Milton)的成本,以及风暴是否会影响再保险定价,还为时过早。


瑞士再保险公司称,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在财产保险中表现为巨额的 SRCC 索赔。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称,2024 年 5 月在法国海外领地新喀里多尼亚发生的抗议和骚乱,预计将造成超过 10 亿美元的保险损失,而去年法国骚乱造成的损失估计为 7.3 亿欧元。


"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分裂都在加剧。"瑞士再保险公司北欧、中欧和东欧 P&C (财产险和意外险)再保险公司负责人 Leopoldo Camara 说:"我们看到,在过去我们不一定能预料到的地方,内乱的程度和强度都是近年来所未见的。"


"新喀里多尼亚的情况尤其如此。这给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今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喀里多尼亚非常有见地地表明,在一个非常小的偏远岛屿上可能发生的巨大损失,达到了我们所发现的最高水平。因此,我们已经意识到,不是在可能性方面,而是在政治分裂基础上发生的事件的严重性方面,"他在媒体吹风会上说。


瑞士再保险公司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财产承保主管 Jens Mehlhorn 认为,今天 SRCC 事件的潜在影响比 20 年前大得多。他指出,除新喀里多尼亚和法国的骚乱外,近年来南非(2021 年)、美国(2020 年)和智利(2019/20 年)的动乱也造成了巨大的 SRCC 损失。


他指出:"这一保险已经到位,我们在历史上也曾遭受过骚乱损失。购买这种保险是有原因的。但对我们来说,当我们这个行业的数字开始接近这些水平时,你就会开始提出一些关键问题:第一,保险公司是否清楚地了解积累的情况;第二,我们是否了解新技术,特别是社交媒体,在加剧两极分化或增加此类事件爆发的可能性(有时在互不关联的地区)方面的影响;第三,这个行业是否正确地进行了风险建模,并因此进行了收费,从而使这一保险保持可持续性,"他说。


Mehlhorn说:"SRCC一直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历史性细分市场,我们必须通过采取这些行动来保持它的生命力。"


瑞士再保险公司西欧、南欧、中东和非洲地区 P&C 再保险业务负责人 Nikhil da Victoria Lobo 表示,新喀里多尼亚暴乱造成的 SRCC 损失,在地点和数量上都 “令许多业内人士感到意外”。


“在过去 20 年里,我们看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罢工、骚乱和内乱的索赔数量增长了 3000%。"他说:"我们在其他论坛上争论的问题在保险业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SRCC 索赔和地缘政治不稳定可能是间接的、同时发生的,也可能发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我们的行业目标是实现我们的价值主张,减少世界的不确定性,"da Victoria Lobo 说。


他说:"因此,重要的是,首先,我们要为这种风险定价--世界更加不稳定,我们将看到这些索赔增加;其次,我们要努力了解这种风险的累积;第三,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要与客户合作,与更广泛的民间社会一起制定预防措施,以减少这种波动和这些风险的发生。"


“让保险业成为我们需要应对的风险的社会预警。我们相信保险和再保险的作用是稳定局势,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保险和再保险确实有能力在世界上建立更强的复原力,"他补充道。


在谈到飓风 “海伦 ”和 “米尔顿 ”时,卡马拉(Camara)说,再保险公司现在提供损失估计还为时过早。不过,这两场风暴提醒我们,自然灾害损失多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每年 1,000 亿美元的投保损失总额已成为 “常态”。


卡马拉还表示,在风暴过后,对再保险价格提出 “明确的看法 ”还为时过早。“我们看到需求无疑在增长。我们也看到有供应来满足需求。我们没有看到许多新的资金来源涌入市场。我们将在今年晚些时候看到答案。”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