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各个国家分别有哪些外贸风险?

各个国家分别有哪些外贸风险?

干货工具
2025-08-08

美国: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挑战

一、关税政策反复无常  

2025年关税调整密集:7月对进口铜加征50%关税,推高电子、建筑等行业成本;8月起对14国产品加征25%-40%关税,波及汽车零部件等品类,迫使企业紧急调整供应链。拟对外国药品征200%关税的计划,将对相关出口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针对中国起重机等设备的关税,导致中国企业美国市场份额从15%降至6%,订单周期延长一倍,资金周转承压。企业因政策无规律,不敢签订3个月以上长单。 

二、市场需求波动大  

20255月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同比降7.2%,消费品与工业用品需求普遍下滑。办公用品、体育用品等品类消费降幅明显,跨境电商仓储成本占比翻倍。 

零售商转向小单快反模式,订单量降30%-50%,交货周期压缩过半,导致中国企业单位生产成本上升10%-15%,还需承担加急费用。 

三、信用风险上升  

美国企业付款周期从60天延至90天,逾期率从8%升至15%,零售等行业坏账率超20%。融资成本上升、现金流紧张及恶意拖款,加剧回款风险。

欧洲国家:经济结构与贸易保护的阻碍

一、经济结构调整挑战  

德国等国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对进口产品需求改变,传统零部件订单占比降30%,某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未适配新能源汽车需求,在德订单降45%。 

英国脱欧后,关税和原产地规则改变,中国组件+英国组装模式因规则争议,某电子企业被追缴关税超200万英镑。企业需维持UKCACE两条生产线,认证成本增60%,中小企业难承受。 

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25年欧盟对中国12类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税率15%-35%,某光伏企业被迫退出德、西市场。 

绿色壁垒方面,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使钢铁等行业对欧出口成本增18%;技术壁垒上,电子电气产品生态标签认证费15万欧元/品类,周期8个月,某小家电企业因此损失超500万欧元。 

新兴市场国家:机遇与风险并存

一、东南亚国家  

政策不稳定:以越南为例,20257月突然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热轧卷钢产品征收27.83%反倾销税。这类政策调整往往缺乏预警,企业难以提前规划生产和定价,极易导致订单履行受阻,甚至面临违约风险。 

基础设施薄弱:印尼、菲律宾等国的港口吞吐能力有限,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导致货物运输时间比预期延长30%-50%,运输成本增加20%以上,直接影响产品时效性和企业利润空间。 

二、南美洲国家  

政治局势动荡:巴西等国因政局变化频繁调整经济政策,贸易规则稳定性差。202574日,巴西对中国汽车轮胎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决定,宣布未来五年继续征收反倾销税,这类长期限制政策给相关企业的市场布局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汇率波动剧烈:阿根廷等国货币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大,短期内可能出现10%以上的贬值。出口企业在结算时,若未能及时锁定汇率,极易因货币贬值导致实际收款缩水,利润被严重侵蚀。 

三、非洲国家  

市场需求复杂:非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从南非等中等收入国家到欠发达地区,消费能力和偏好差异显著,市场需求高度分散。企业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本地化调研,否则产品定位极易偏离市场需求。

信用体系不完善:部分非洲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履约意识,且当地信用评估机制不健全,企业难以准确判断合作方信用状况,货款回收周期长、坏账风险高,增加了资金周转压力。

其他国家和地区

一、日本   

日本市场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尤其在产品质量与安全领域近乎苛刻。食品行业是典型代表:对进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设定零点几毫克/千克的限值标准,远超国际通用水平;添加剂使用需严格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正面清单,某中国腌制品企业因使用一款未列入清单的增味剂,整批货物在东京港被扣留销毁,损失超3000万日元。 

这种严格性延伸至全品类:电子设备需通过PSE认证,且检测项目比欧盟CE更细化,如对电池续航的极端环境测试;纺织产品需标注纤维成分、燃烧性等12项指标,标签误差超过5%即判定为不合格。企业若想进入日本市场,需建立本地化的品控团队,仅合规成本就可能占初期投入的20%以上。 

二、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将生态保护贯穿于进口监管的全过程,对产品的环保与检疫要求堪称全球最严之一。木材及木制品进口需通过AQIS(澳大利亚农业与水利部)的双重检疫:不仅要求提供原产地的无虫害证明,还需在入境后接受3-5天的熏蒸处理,某家具企业因未提前申请熏蒸舱位,货物在墨尔本港滞留10天,产生滞港费1.5万澳元。 

其他品类同样面临高门槛:进口汽车需满足五星安全+低排放双重标准,排放限值比欧盟低15%;塑料制品需标注可回收性等级,未达标的产品将被征收每吨200澳元的环保税。这种以环保为名的监管,实则抬高了市场准入成本,某建材企业测算,为符合澳大利亚标准,产品改造成本增加了30%

本文转自外贸全球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