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各国外贸有哪些禁忌?

各国外贸有哪些禁忌?

干货工具
2025-09-01

文化与宗教禁忌

一、颜色禁忌:不同色彩的“文化暗码” 

颜色象征意义因文化而异,错误使用会传递负面信号,尤其在包装、礼品、宣传物料中需格外注意: 

1.墨西哥:紫色=“不祥之色”  

墨西哥文化中,紫色与“死亡、棺材”强关联(源自殖民时期葬礼习俗中神职人员穿紫袍的传统),当地消费者对紫色商品接受度极低。  

避坑建议:商品主色调优先选红色(象征喜庆)、绿色(象征自然),包装、宣传页绝对避开紫色;赠送客户礼品时,也需排除紫色包装或紫色系物品。 

2.巴西:绛紫色花=“葬礼符号”  

巴西人将绛紫色花视为“哀悼之花”,仅用于葬礼或悼念场合,若将含绛紫色花的产品(如花卉装饰画、印花家纺)出口巴西,或赠送客户绛紫色花束,会被视为“诅咒对方”。

避坑建议出口花卉产品或花卉图案商品时,优先选黄色(象征快乐)、白色(象征纯洁);商务赠花可选向日葵、玫瑰(红色或粉色),避免任何绛紫色系花卉。  

二、数字禁忌:不祥数字”的市场禁区 

数字的谐音或文化寓意,直接影响产品定价、数量、日期安排,踩中数字禁忌会让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 

1.秘鲁:13+星期五=“双重不祥”  

秘鲁受天主教文化影响,认为13”和“星期五”均为不祥象征(源自“最后的晚餐”13人参与、耶稣在星期五受难的传说),若商务谈判定在星期五,或产品定价为13美元、数量为13件,会被视为“不尊重本土文化”。 

避坑建议:谈判、签约日期避开星期五;定价选379等奇数(秘鲁认为奇数象征“完整”);产品数量、型号避免含13,可用1214替代。 

2.日本:4=“死亡谐音”  

日语中4”(し)发音与“死”(し)相同,是绝对禁忌数字,不仅产品规格、数量要避开,连包装上的页码、联系方式都不能含4。  

避坑建议:产品数量用5台装”“10台装”替代4台;型号避免含4(如X400改为X500);商务场合不送4件礼品,座位安排也需避开4号。 

三、图案禁忌:文化符号的“雷区” 

1.墨西哥:蝙蝠=“邪恶象征”  

墨西哥阿兹特克文化中,蝙蝠与“黑暗、死亡”关联,且当地民间传说认为蝙蝠会带来疾病,含蝙蝠图案的服装、玩具、包装会被消费者拒绝。  

避坑建议:产品设计绝对排除蝙蝠元素;优先用雄鹰(墨西哥国徽图案,象征国家精神)、仙人掌(本土象征)等吉祥图案。 

2.意大利:菊花=“葬礼专属”  

意大利人仅在葬礼或悼念活动中使用菊花,日常生活中菊花是“死亡的象征”,含菊花图案的餐具、家纺、礼品会被视为“不吉利”。  

避坑建议:图案优先选橄榄枝(象征和平)、玫瑰(象征美好);若涉及花卉元素,提前确认当地寓意,避免菊花、百合(部分地区也用于葬礼)等敏感花卉。

政策法规禁忌

一、进口限制:这些商品“禁入”或“限入”,碰即被罚 

各国为保障安全、环保及本土产业,对部分商品实施进口禁令或限制,需提前核查清单,避免盲目发货: 

1.柬埔寨:明确“禁入清单”,旧品进口受限  

柬埔寨海关总署明确规定:毒品、精神类药物(如吗啡、大麻)及其前体、有毒废物(如工业废渣)、有害化学物质(如未登记的农药)等为“绝对禁运品”,一经查获直接没收,企业负责人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此外,旧电脑及零部件、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如废电池)也被禁止进口, 

避坑建议:通过柬埔寨海关官网(https://www.customs.gov.kh)查询“禁运品清单”;涉及配额商品,提前3个月提交申请,确保配额获批后再发货。  

2.墨西哥:保护本土产业,旧品进口需“替代证明”  

墨西哥经济部为保护本土制造业,对武器、石油化工产品(如原油)、发动机、汽车等实施进口许可管理;旧轮胎、旧机器(如二手注塑机)、旧衣服等“二手商品”进口限制更严——企业需向墨西哥经济部提交“国内无替代产品证明”(需第三方机构出具检测报告,证明本土无同类新品或二手品供应),获批后才能申请进口许可证。  

避坑建议:出口二手商品前,委托墨西哥本地律所代办“替代证明”,周期约2-3个月;优先出口新品,避开二手商品的复杂审批。  

二、标签规定:信息不全=清关失败,细节决定成败 

进口商品标签需符合当地语言、内容要求,标签不合规是海关扣留货物的高频原因: 

1.墨西哥:西班牙语标签“强制化”,缺一不可  

墨西哥《联邦消费者保护法》规定,所有零售进口商品必须在进口前粘贴西班牙语标签,内容需包含产品名称、成分(食品类需标注过敏原)、生产厂家、保质期(如有)、使用说明、警告标识(如“儿童勿触”)等,且标签字体需清晰可辨(字号不小于8号)。

避坑建议:提前在国内按墨西哥标准化和认证信息系统(SNICE)官网要求制作标签;委托墨西哥本地代理核查标签合规性,避免因信息遗漏被卡关。  

2.美国:药品、服装标签“精细化”,图示不可少  

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进口药品必须在包装和说明书上注明成分(含辅料)、功能、服用方法(剂量、频率)、禁忌症、生产批号及有效期,未标注清晰的药品100%被扣留;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要求服装衣领上必须缝制永久性标签,注明面料成分(如“100%棉”)、洗涤熨烫图示(如“不可漂白”“低温熨烫”)。  

避坑建议:药品出口前通过FDA官网(https://www.fda.gov)提交标签审核;服装标签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如SGS)按AATCC标准(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标准)制作,确保图示合规。

商务谈判与交往禁忌

一、时间观念:“守时”与“弹性”的文化差异 

时间认知是商务交往的第一印象,不同国家对“准时”的定义截然不同,需针对性调整: 

1.德国:准时=尊重,迟到=失约  

德国人以严谨、守时著称,商务谈判时间一旦确定,会严格按计划执行,提前5-10分钟到场是基本礼仪。

应对建议:提前查好路线,预留30分钟缓冲时间(应对交通延误);若遇突发情况无法准时,需提前1小时电话告知并说明原因,请求重新安排时间。 

2.法国:时间“弹性化”,但自身需守时  

法国人注重“生活与工作平衡”,商务会议可能因前序安排延迟15-30分钟开始,这被视为正常现象。但外贸人自身必须准时到场,若自己迟到,会被认为“缺乏专业性”;若客户迟到,不可频繁催促,可利用等待时间整理谈判资料。  

应对建议:准时到场后耐心等待,客户到达时微笑示意“没关系”;谈判前可先聊天气、艺术等轻松话题,拉近关系后再进入正题。 

二、沟通与礼仪:“分寸感”决定合作成败 

沟通方式、礼仪细节需贴合当地文化习惯,尤其要注意身份对等、话题禁忌、肢体语言等核心要点: 

1.英国:身份对等+注重细节,不做“越界”沟通  

英国人重视“等级与形式”,商务谈判需保证双方身份对等(如对方是总监级,我方也需派总监对接),若身份差距过大,可能被认为“不重视合作”。同时,英国人对“试订单”极为看重,试订单的质量、交货时效直接决定长期合作。

此外,交流中需避免以皇室家事为话题(如调侃女王、王子),称呼上对有爵位的客户需用“Sir”“Lady”,且不可随意称其为“英国人”(更准确的说法是“英格兰人”“苏格兰人”,避免忽略地区差异)。  

应对建议:提前确认对方谈判人员职级,匹配对等人员;试订单严格把控质量,包装、标识需符合英方标准;称呼前可先询问“如何称呼您更合适”,确保礼仪到位。 

2.阿拉伯国家:面子至上+禁忌明确,谈判需“留余地”  

阿拉伯人重视“面子与尊严”,谈判中避免直接否定对方意见(如不说“不行”,可说“我们再研究一下”),若需拒绝,需委婉说明原因,给对方留台阶。同时,周五是伊斯兰教休息日,商务活动需避开;交谈中绝对不能提及女人、宗教分歧(如什叶派与逊尼派差异)等敏感话题,也不要随意拍照(尤其是女性、宗教场所,需提前征得同意)。

此外,阿拉伯人习惯“讨价还价”,初始报价需预留10%-15%议价空间,过于强硬的定价态度会让谈判陷入僵局。  

应对建议:谈判前了解对方宗教习惯,避开周五安排;交流中多使用“我们一起解决”“您的建议很有价值”等合作性语言;拍照前主动询问“是否可以拍照”,避免引发反感。

本文转自外贸全球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