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禁止食糖出口,影响有多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及全球第二大食糖出口国,印度降雨量不足也影响到了糖的产量,继大米禁令后,印度政府还是把禁令伸向了食糖。
据路透社8月24日报道,3位不具名的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印度下季度开始将禁止食糖出口以应对该国甘蔗产量减少所导致的食糖供应紧张、价格飙升问题。这是印度政府7年来首次对食糖出口进行限制。2016年,印度政府也曾征收20%出口税以抑制食糖海外销售。
那么,印度这一禁令若正式生效,将带来哪些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原料产量下降是糖供应吃紧的主要原因。据气象部门称,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南部卡纳塔克邦的季风降雨量比平均水平减少了50%。而这两片区域是当地甘蔗的主要种植区,其食糖产量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降雨不足将使得2023至2024年度的糖产量下降,甚至还会导致2024至2025年度的甘蔗种植面积减少。 数据表明,截至目前,本季度内印度糖厂仅出口610万吨糖,较上一季创纪录的1110万吨糖销量下降了近一半。2023至2024年度印度食糖产量可能下降3.3%至3170万吨。 本周,印度国内食糖价格已跃升至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促使政府允许糖厂在8月份额外销售20万吨糖以调整供需。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过去两年我们允许食糖大量出口,但现在我们也必须确保国内食糖的价格稳定并且有充足的供应。” 一位不具名的政府官员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当地的食糖需求,并利用多余的甘蔗生产乙醇,而这季度的食糖产量已经不足以用于分配出口配额。”数据显示,印度7月份零售通胀率跃升至7.44%,为1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食品通胀率升至11.5%,达到3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印度食糖出口禁令消息传出后,美国洲际交易所(ICE)糖价从周三早盘的下跌中迅速回升。 路透社认为,印度此举可能导致本就处在高点的纽约原糖和伦敦白糖期货价格继续上浮,或引发人们对全球食品市场进一步通胀的担忧。一家全球贸易公司的孟买经销商表示,泰国食糖产量同样低于预期,可能会导致出口量减少,而另一食糖主要生产国巴西无法独自填补这一产量缺口。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成员杨本鹏24日表示,今年以来,受高温、通胀影响,国际糖价一直处于高位。按照往年规律,9、10月份,北半球产糖国家榨糖季开始,全球糖的供应量提升后,糖价会步入下行阶段。而印度禁止糖出口,会让国际糖价下半年一直维持在较高位置。
杨本鹏表示,相比国际糖价,国内糖价长期偏高。这主要因为中国食糖的生产成本较高、甘蔗种植条件较差。他分析称,国际糖价和国内糖价的价差缩小,将有利于我国食糖产业收入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走私糖行为。
如果印度退出全球市场,2023至2024年度榨季国际糖市缺口将扩大,原本市场预计印度将提供400万吨的供应。所幸,中国所受影响不大。中国糖协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食糖年消费量在1500万吨左右,其中国内产糖1000万吨左右,每年还需要从巴西、泰国、古巴等国家进口糖,从印度直接进口的糖比较少。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1-7月,我国最大的食糖进口来源国是巴西,进口量为78.26万吨。排名第二的是印度,1-7月,中国从印度进口食糖17.45万吨。
在印度可能禁止出口食糖的背景下,市场将目光投向了产糖大国巴西。杨本鹏指出,通常情况下,巴西一半左右的甘蔗会用于制糖,另一半则做成无水乙醇调入汽油,这取决于国际油价的走势。如果国际油价高,巴西就会选择生产更多的燃料乙醇,如果油价走低,巴西就会增加白糖出口。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相对涨幅不大,印度收紧食糖出口后,预计巴西会调高食糖出口以获利,市场上也将有更多的巴西食糖填补印度造成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