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无法打赢对华贸易战,也不应该尝试打赢这场贸易战?

Somoy News网站2024年5月14日援引Project Syndicate文章:为什么美国无法打赢对华贸易战,也不应该尝试打赢这场贸易战?(BY Qiyuab Xu)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核心是,有人声称中国出口激增是中国补贴的结果。Qiyuab Xu写道,但廉价商品过剩背后的驱动力是人民币被大幅低估,而人民币被大幅低估的原因是中国国内政策和美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造成了大量资本外流。与 2015 年至 2018 年期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上一轮加息相比,近年来人民币被低估的程度也明显加剧。
有关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指控引发了决策者们的热烈讨论。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在今年 4 月访华期间认为,"当全球市场充斥着人为低价的中国产品时,美国和其他外国企业的生存能力就会受到质疑。"
耶伦说得部分正确:中美贸易战加强没有削弱中国的出口竞争力。2023 年,中国出口额约占全球出口总额的 14%,比 2017 年(冲突开始前)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更引人注目的是,2023 年中国的贸易顺差约为 8230 亿美元,几乎是 2017 年的两倍。
十多年前,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人民币被低估的结果。今天的情况有些类似。我的研究表明,2023 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被低估了 16%,这也是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我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美国过去两年的通货膨胀率比中国高出十个百分点。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人民币对美元本应升值 10%,但却贬值了 11%。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对美元低估了 21%。
当然,短期汇率受利率差的影响比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更大。因此,我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结合利差和经济增长等因素,来估算人民币汇率应该是多少。
我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过去两年中,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程度远高于东盟主要货币。与上一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 2015 年至 2018 年期间的加息相比,近年来人民币被低估的程度也明显加剧。
奇怪的是,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在瞄准汇率。就连美国也认为,中国近年来并没有操纵汇率的行为。在这方面,今天的情况与十年前大不相同,因为在此期间,中国在汇率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变得更加明显。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民币仍然被低估?从 2020 年和 2021 年的国际收支情况来看,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资本累计净流入超过 4000 亿美元,而 2022 年和 2023 年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累计净流出超过 5000 亿美元。由于这些高额的资本外流,中国巨大的经常账户顺差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导致人民币升值。这使得汇率变动无法有效调整贸易平衡。
这种资本外流不能完全归因于中美利差的变化。事实上,资本外流主要是由非经济因素造成的,包括中国自身的一些政策,如对某些行业的打压。认识到这一点后,中国政府于去年年底开始将非经济政策纳入自我评估框架。
更重要的是,近期中美紧张局势的升级导致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阻碍对华投资的政策。这包括限制风险资本流入中国,夸大前往中国的风险。美国国会也在考虑立法,进一步限制美国对华投资。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资本外流,从而扩大了人民币被低估的程度,进一步削弱了汇率调整通常会对贸易平衡产生的影响。
只要中美关系继续不稳定,人民币汇率就很可能继续被大幅低估,耶伦的抱怨就会越来越难以解决。当然,扭曲汇率的政治因素也会减缓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中国的结构调整努力。
综上所述,解决方案似乎很明确。为了双方的利益,中国必须建立一个一致的机制来评估其非经济措施的影响,而美国必须放宽其限制性政策。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