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由于“经济逆风”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病的持续影响,预计2025年加拿大破产案件将增加

由于“经济逆风”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病的持续影响,预计2025年加拿大破产案件将增加

风险预警
2024-10-25

Lexpert网站20241015日文章:由于“经济逆风”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病的持续影响,预计2025年加拿大破产案件将增加。(By Jessica Mach



  • 专家称,高利率、需求疲软和其他因素正在给加拿大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 随着 “经济逆风 ”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病的持续影响,预计2025年破产事件将增加


随着经济因素的 “完美风暴 ”继续打击那些不再受 COVID-19 援助计划保护的企业,重组和破产专家表示,自新冠疫情大流行病以来破产活动的稳步回升可能会在明年加速。


Blake, Cassels & Graydon LLP 的合伙人、专门从事金融重组和不良并购的 Milly Chow 说:"我把这些经济逆风因素统称为高通胀、高利率。劳工问题、消费者债务......还有地缘政治因素。这就是完美风暴"。


过去两年,所有行业的破产活动都有所增加,因为 “这些问题不一定是特定行业面临的挑战”,Chow说。


Stikeman Elliott LLP 专门从事重组和破产业务的合伙人盖伊-马特尔(Guy Martel)也有同感,他说,高利率、通货膨胀、成本增加以及日益疲软的消费需求等因素结合在一起,给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马特尔说:"我认为,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我们将看到违约导致破产的情况急剧增加。"


目前的市场是新冠疫情大流行病余波的最新阶段--在此期间,重组和破产活动处于 “异常低 ”的水平,Martel 说。从 2020 年到 2022 年,新冠疫情大流行病政府援助计划向全国企业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以防止企业倒闭和失业,目的是减轻新冠疫情大流行病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这些财政支持在过去两年中逐渐消失,重组和破产活动又开始攀升。


马特尔认为,新冠疫情大流行病援助计划在公司周围制造了一个暂时的 “人造泡沫”,否则这些公司可能不具备生存能力。


Chow说,自 2023 年以来,她看到重组和破产案件有所增加,但 2024 年的显著特点是 “数量多于规模”。她说,许多破产案并不一定大到足以 “成为新闻”。不过,仍有大量陷入困境的公司要么正式申请破产,要么在正式破产程序之外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Chow 认为,大多数行业的公司都受到了经济因素的挑战,但也有几家公司脱颖而出,部分原因是它们的问题明显与新冠疫情大流行病有关。她举例说,去年最引人注目的破产案之一涉及加拿大最大的卡车运输和租赁公司之一 Pride Group。该公司欠贷款人 6.37 亿美元,于 3 月 28 日申请破产保护。


在向安大略省高等法院提交的破产申请中,该公司将其衰落部分归咎于新冠疫情大流行病,当时货运服务价格、柴油价格和利率对卡车运输和物流业有利。这引发了(暂时的)繁荣,随后的供应过剩和运营成本上升导致 Pride 和其他物流公司无力偿还贷款。


Chow还指出,在封锁期间,网上购物激增,后来 “随着新冠疫情大流行病的结束,一切趋于正常,导致了过度修正”。


其他明显受 COVID-19 影响而破产的行业包括商业地产和建筑业。Chow 说,这两个行业的需求都有所减少,因为许多远程工作安排变成了永久性的。就建筑业而言,高利率和许多债务到期也给大型项目的再融资交易带来了压力。


Chow 说,大麻、支线航空和媒体等行业最近也出现了许多破产,但这些行业与新冠疫情大流行病的关系并不那么明显。


Martel 也认为,破产申请在过去两年中一直在增加,但规模相对较小。他将目前的情况与 2015 年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大规模申请破产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他说:"当时的情况非常具有行业针对性。"


“现在没有这种情况。各行各业中资本不足或资金不充裕的公司都会申请破产。"他举例说,"杠杆率过高的房地产公司、购买了过多存货的零售商,都没有能力应对销售放缓。"


不过,马特尔说,他预计未来一年,随着消费者需求下降,零售业和制造业的破产申请将会增加,尤其是 “我称之为‘自由支配支出’的商品”,如奢侈品。


与马特尔一样,Chow也表示,她预计破产数量会增加,“因为利率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修正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与此同时,在情况好转之前,许多公司将无法承受这些经济挑战。


就业人数并不乐观,消费者信心不高,大量企业债务将于 2025 年底到期,许多在 2020 年买房的个人的抵押贷款也将到期。


Chow说:"这些都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