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分化造成全球贸易森严的壁垒

[GTR]全球分化造成全球贸易森严的壁垒。
世界经济论坛(WEF)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十年将是动荡的十年,战争、气候变化和地缘经济竞争等问题将对全球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与马什-麦克伦南公司(Marsh McLennan,又译威达信集团-译注)和苏黎世情报集团(Zurich Intelligence Group)合作编写的《2025 年全球风险报告》,汇集了学术界、商界、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社会 900 位领导人在 2024 年 9 月至 10 月期间发表的见解。
受访者被问及未来几年不断变化的风险状况,重点是未来一年、两年和十年的展望。
近 90% 的受访领导人预计,未来两年将出现进一步的不稳定和动荡,全球灾难的风险为中度到高度。这一比例略高于去年的84%,反映出报告所称的 “冷战以来最分裂的时代之一”。
Marsh McLennan 欧洲首席商务官卡罗琳娜-克林特(Carolina Klint)在上周发布该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必须认识到,分化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担忧。"
“这是当今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保护主义的兴起和日益加剧的贸易争端,导致全球关税和贸易壁垒大幅增加;随着许多国家努力确保关键自然资源的安全,以推动技术创新和能源转型,这种情况变得更加明显。”
战争、极端天气和地缘经济对抗(包括关税和制裁),被认为是 2025 年的三大风险。这三个因素都有可能严重扰乱供应链,近年来发生的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航运、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以及自然灾害给保险公司造成的巨大损失等事件,都证明了这一点。
国家武装冲突--战争--是排名最高的风险,报告将其归因于受访者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中东冲突的 “深度担忧”,以及中国统一祖国行动的可能性。这些地缘政治事件也是去年年底接受 GTR 采访的政治风险参与者提到的一个关键主题,他们表示这些冲突可能会推高商品价格,增加全球贸易商的溢价。
为了降低冲突带来的风险,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建议企业实现供应链多元化,既要确保不完全依赖易受攻击的供应商,又要避免在战争期间与有争议的同行进行贸易而损害自己的声誉。
在 2025 年的风险认知中,与贸易相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国家间的地缘经济竞争,该报告称,这种竞争正导致 “经济紧张局势加剧”,排名第三。
继续使用关税来保护世界各国的国内产业可能会加速各国的脱钩,尤其是那些与美国或中国结盟的国家。报告指出,这一进程已经开始,并引用了《全球贸易警报》(Global Trade Alert)的数据,该数据显示,贸易分歧已将经商成本推高至十年来的最高点。
特朗普新政府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威胁是一个突出的担忧。报告认为,即使这些威胁是作为谈判工具,它们 “无疑也是向世界其他国家发出的一个信号,即深化保护主义已提上日程”。
如果美国的贸易伙伴采取报复行动,由此引发的贸易战可能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影响到 “甚至许多与西方或东方不一致的国家”。
报告称,最糟糕的情况是,不仅在报复中,而且对所有贸易伙伴普遍征收全面关税。这将引发 “世界贸易大幅萎缩”,而美国对中国增加关税则可能成为催化剂。
如果中国的出口涌入欧盟作为回应,欧洲国家可能会采取类似措施,从而在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报告称,这可能会导致 “滚动式、渐进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在不同行业以不同的速度发展,远远超出双边关税的针锋相对”。
除关税外,报告还警告说,政府可能会加强对产业政策的干预,包括基于国家安全考虑的出口补贴和贸易限制。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den)昨天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或许她还加剧了这种担忧:“我们 25 年前想象的合作性世界秩序并没有变成现实。相反,我们进入了一个残酷的地缘战略竞争的新时代。[......]在过去的 25 年里,欧洲依靠全球贸易浪潮的兴起来推动经济增长。欧洲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欧洲还经常将自身安全外包。但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冯德莱恩在演讲中宣布,将简化集团的尽职调查和可持续金融规则,并计划在欧盟所有27个成员国建立统一的商业立法框架,即所谓的 “第28个制度”。
气候风险迫在眉睫
报告还要求受访者对 10 年内的风险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报告所描述的 “全球风险状况明显恶化”,因为所有 33 项被调查的风险都被认为在长期内比未来两年更为严重。
与气候相关的问题占主导地位,企业领导者认为极端天气事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崩溃、地球系统发生重大变化以及自然资源短缺,是他们未来十年最关注的问题。虽然极端天气在 2025 年的威胁展望中排名第二,但只有不到 5%的受访者选择其他气候风险作为今年的首要关注问题,这表明它们主要是一种长期担忧。
报告指出,在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推动下,去年地球越过了九条 “地球极限 ”中的六条。
近年来,贸易金融领域的减排尝试取得了喜忧参半的结果。12 月,经合组织(OECD)安排未能达成禁止出口信贷机构支持化石燃料的协议,这是一个重大打击。11 月的 Cop29 峰会也没有回答一些关键问题,包括碳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