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美国历史上的数次关税战

美国历史上的数次关税战

外贸资讯
2025-04-09

1)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

背景:这场史上最知名的贸易战,源于经济大萧条。为保护下跌的美国股市和国内产业,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

措施:法案最初是为了保护美国农业。然而,胡佛总统把法案的范围,扩大到包括来自各个行业的约2万种产品。

成效:尽管美国在之后几年减少了对进口依赖,但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导致美国出口在1933年下降61%。全球贸易规模近乎崩塌地萎缩66%,经济衰退在全球加剧蔓延。这场危机,后来也被视为世界大战的主要导火线之一。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和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欧文(Douglas Irwin)在2009年的一份研究论文中指出,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是经济大萧条的产物。

虽然它不是引发大萧条的导火线,但它直接使大萧条加剧。全球经济大萧条从1929年10月开始,延续几乎10年,被认为是史上最糟糕的经济时期之一。

输家:全世界

后续:1938年的美英贸易协定,旨在部分修复因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而受损的国际经贸关系,这也成为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的雏形之一,后者是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中,为规范和促进国际贸易和发展而缔结的国际协定,推动了过去近百年的全球贸易发展。

2)1980年代美日贸易战

背景:上世纪60到80年代,日本通过产业政策和高效生产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汽车、半导体(如DRAM内存)、家电等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美国对日贸易逆差从70年代的几十亿美元,飙升至80年代的500亿美元(约674亿新元)以上,占美国总逆差的40%。美国汽车、钢铁、电子等行业的失业率上升,美国因此指责日本“不公平竞争”,如产品倾销和市场封闭。

措施:美国为减少对日贸易逆差,对日本汽车、电子产品等加征关税或配额。例如,美国迫使日本“自愿”限制汽车出口,每年168万辆配额。

美国也认为日元低估是逆差主因,联合英国、德国和法国对日本施压,在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推动日元升值。另外,1986年的美日半导体协议,则强制日本开放市场,1987年美国对日本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征收100%的报复性关税。

成效:日本汽车公司转向在美国建厂,如本田1979年在俄亥俄州设立的工厂是日本汽车公司在美国的首个工厂,以规避配额。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副总裁古德曼(Matthew Goodman)认为,美国在80年代对日本施加的压力,的确鼓励了日本公司增加在美国的投资。

很多日企为维持价格竞争力,在海外如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虽然美国对日本的逆差缩小,对东南亚的逆差却增加。

日元在三年内升值近一倍,也削弱了日本出口竞争力。日本为对冲升值,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催生了80年代末的资产泡沫。这导致日本经济陷入20年的通货紧缩。

赢家:美国、东南亚

输家:日本

3)特朗普贸易战1.0

背景:特朗普2017年上任后,将贸易逆差和“不公平贸易行为”作为核心打击目标,对中国、欧盟、日韩等多国发动了自30年代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贸易战。

措施: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对全球进口钢铁(25%)和铝(10%)加税,欧盟、加拿大、日本等盟友均被波及。欧盟则反击,对哈雷摩托、波本威士忌等美国商品加税。

同年7月到9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化工、半导体设备等征收关税。2019年美国把中国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企如谷歌、高通向其供货。

成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减少,不过中国企业采取“亚细安加一”策略,把供应链迁往东南亚。

虽然当时有研究指,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会承担90%的关税成本,但实际上,美国通货膨胀率并没显著攀高。

从制造业回流角度来看,贸易战1.0似乎并没取得成效。美国联邦储备局数据显示,特朗普2017年上任时,美国有1240万个制造业岗位,到了2021年1月时,减少到1220万个。

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2023年中国到美国的出口占比为15%,美国进口中,来自中国的占14%。

赢家:东南亚

输家:美国、中国

特朗普贸易战2.0会否让经济大萧条重演?

看完历史中的三大案例,眼下的特朗普贸易战2.0,又会如何发展?

目前来看,特朗普贸易战2.0的幅度和规模,远超出市场预期。

美国白宫官员说,美国将从美东时间星期三(4月9日)零时01分(北京时间中午12时01分)起对中国产品加征104%的关税,原因是北京方面未能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星期二(4月8日)中午最后期限前,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反制关税。

受中美关税战不断升级影响,星期三早盘油价跌至四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在美东时间4月2日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税率为34%。中国4月4日反击,宣布向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同样是34%。

特朗普4月7日通过社媒平台扬言,如果中国不在4月8日之前撤销34%关税,将对中国额外征收50%关税。白宫证实,加上美国原有对华征收的关税,自4月9日起,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总税率达104%。

加拿大对美国汽车征收对等关税4月9日生效

加拿大财政部星期二(4月8日)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的关税措施,将于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三(9日)零时零1分(新加坡时间星期三中午12时零1分)生效。

新华社报道,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说,加拿大将继续对美国向加方征收的所有不合理关税作出有力回应。加拿大政府坚定致力于尽快取消这些美国关税,以保护加拿大的工人、企业、经济和工业。

商鹏飞说,加拿大还将针对汽车生产商实施减免方案,以激励汽车生产商在加拿大的生产和投资,并帮助维持加拿大的就业岗位。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6日在白宫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这一关税措施于4月3日正式生效。加拿大总理卡尼4月3日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加拿大政府将采取与美国相同的措施,对所有不符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美墨加协定)的美国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关税不会影响汽车零部件。

据加拿大官方统计,2024年加拿大从美国进口汽车总额达356亿加元。

本文转自福步外贸论坛,其综合整理自联合早报,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微信扫码,测评催收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