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美国按下采购和订舱暂停键,交易量“急剧下降”

美国按下采购和订舱暂停键,交易量“急剧下降”

外贸资讯
2025-04-16

近期,美国多家企业暂停了采购与订舱,致使交易量预计大幅减少。物流领域的专家发出警示,货主需为可能出现的类似新冠疫情初期的“断崖式”情况做好准备,因为随后运输量可能会激增,进而造成供应链拥堵。

这一预警信息来源于ITS Logistics最新发布的月度港口铁路指数报告。报告指出,尽管当前货运量呈现增长态势,但尚未导致严重的运输中断。然而,结合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来看,3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2.4%,其中对美出口增长了8.8%,这一数据背后反映出,众多货主正赶在关税调整生效前加速转运货物。这种因抢运而导致的货运量激增,无疑给美国的多式联运系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的港口,以及美国东西部地区的铁路货运枢纽,均出现了货量上升的情况。
尽管西海岸向东运输的多式联运集装箱面临运输压力增大、运输周期延长的问题,但ITS全球供应链的副总裁Paul Brashier仍表示,现有的运输系统具备处理更多集装箱的能力。不过,这家美国物流企业也给出了建议:对于时间紧迫的货物,货主应尽量避免选择多式联运铁路专线,特别是从西海岸出发的运输路线。
更令人担忧的是,抢购潮结束后,随着关税实施,货运量将大幅下降。ITS敦促货主为下个月乃至整个6月份货运量急剧下降做好准备,可能出现“类似于新冠疫情应对期间的断崖式下跌”。ITS指数警告,货运量急剧下降的迹象已显现,CNBC报告显示美国各地新货运订单急剧下降。
根据DataDocks数据,本月卡车送货或提货预定订单量较3月份下降41%,较2024年4月份下降35%。降幅最大的是美国西北部地区(61%),其次是西部地区(52%)和西南部地区(48%)。中西部、东南部地区订单量下降35%,东北部地区下降18%。
Brashier表示,这些趋势表明许多公司在采购方面持观望态度,直到对新兴关税形势有更好了解。这种停滞不仅限于来自中国的进口,所有出口到中国的贸易几乎都被暂停或取消。
困境持续时间难以预估,取决于美国政府行动和消费者需求。但长期低谷可能引发进口订单急剧激增,对供应链造成类似2021-22年的冲击。该指数警告称,与后疫情时期类似,一旦库存提前耗尽,新的采购选择得到巩固,托运人应准备迎接今年晚些时候的另一波大规模进口浪潮。
这可能重演三年前货主和物流供应商面临的困境,从集装箱码头和铁路终点站拥堵到空箱和底盘短缺。不过,行业已从上次经历中吸取教训,技术进步使公司能更好地了解情况并在出现问题时更快干预。
然而,贸易战未来走向让托运人和物流供应商陷入两难:如何在承诺与临时订舱的灵活性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Brashier认为临时订舱业务可能增长,但警告货主不要陷入运力紧张的境地,现货市场可能很快陷入混乱,没有可用的合同运力来维持供应链运转,他敦促托运人在两种方法之间取得平衡。
此外,美国关税政策多变,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电子产品关税豁免后,特朗普又表示否认,业界仍在观望。目前东南亚整体货量约增3-5%,预计一、两周后货量将明显增加,可能增加二到三成。越南市场货量增幅近两成,美线运价已超过中国。美西线每大箱的运价约为2000-2100美元,而国内市场的运价在1600-1700美元之间,美东线则较美西线高出800-1000美元。
目前,中国货量大约减少了六成,船公司削减了班次,导致美国西北岸航线舱位趋紧。国内主要出口百货公司销售商品、高利润品牌货物、玩具和汽车零件等。东南亚工厂开始赶制商品,需一、两周后才能出货,产能有限无法填补中国缺口,预计东南亚输美货量两周后大约可增加二到三成。同时,有预测认为中美贸易谈判可能会在5月底前达成协议。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货主和物流供应商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本文转自海运网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微信扫码,测评催收成功率